为探索新时代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由华中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创新交流会9月20-21日在武汉举行。全国15个省市区的中小学、幼儿园的校长、家庭教育骨干教师等70余名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径。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付卫东教授在题为《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与成果转化:特点及应对策略》的专题讲座中,从课题研究如何确定理论依据、课题研究通常的研究方法、课题研究需要积累的过程性资料、课题研究如何收集过程性资料、课题成果转化面临的主要困境以及转化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从理论到实操,内容前沿、案例具体,引发了老师们的深度共鸣与思考。
香港大学博士、湖北省省级人才计划学者、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副教授李秀晗以《AI赋能家庭教育研究设计与实施》为题,结合大量的案例,提出AI不仅可以助力选题与文献综述、研究设计与实施、数据分析,可以助力成果撰写与发表,对中小学教师如何运用AI工具开展家庭教育研究给出建议。
荆楚楷模、武汉市功勋班主任余婧老师结合自己20余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围绕“打造一间星辰教室”,讲述她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注重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面对孤独症儿童,她用爱心与耐心静待花开,不离不弃。余婧用自己的故事,让每一位教师看到,用心用情做教育,善于在教育的过程中去发现、实现和呈现,每一个平凡的“小”我,也可以耀眼如星辰般照亮他人。
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四川省珙县巡场镇第一小学校、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中学等单位15位参会代表交流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举措、新模式、新进展。
会议期间,举行了家庭教育名师发展联盟揭牌仪式。
该联盟以共同体的形式,以促进家庭教育,指导行业人才的交流、成长和发展为目的,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共享教育资源、开展研究与实践活动,促进家庭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该联盟由华中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发起成立,30余名家庭教育名师加入。(华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