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原傅家坡客运站的工地上,机器轰鸣,5名营商环境监督员代表走进项目一线,一场“实地看流程、现场解难题”的联勤免扰服务活动在武昌展开。水务工作人员手持图纸、带着手册,把“优化营商环境”的承诺,变成了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的贴心服务。
一次上门,解了企业“多头跑”的愁
“以前办涉水手续,得记好几个科室的电话,今天你们一来,不仅查了现场,还把《联勤免扰服务指南》送到手上,连后续排水迁改要对接谁都标得清清楚楚,这效率真是没话说!”项目企业代表蒋浩指尖划过指南上的流程表,语气里满是惊喜。
“我们把‘科队+站所’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就是要让企业少跑腿、不跑腿。”现场讲解员一边向监督员介绍,一边展示联勤机制的成效——如今涉水检查频次直降超50%,“以前是‘各管一摊’,现在是‘协同作战’,既守住了监管底线,又不耽误企业干活。”
监督员们跟着工作人员走完整个流程,忍不住点头:“以前总担心执法检查会给企业添麻烦,今天一看才知道,你们在坚守执法底线的同时,把‘检查’变成了‘服务’,连企业没问到的后续需求都提前想到了,这才是真的为企业着想。”
政企面对面,把“需求清单”变成“服务清单”
观摩结束后,临时会议室里的交流更显热烈。武昌区水务和湖泊局相关科室依次“交卷”:排水科反馈了管网铺设的2条优化建议,水环境科解答了施工期水保监测的疑问,水政队则汇报了联勤免扰的工作实效——截至目前,已为企业减免罚款24.7万元,涉企问题整改率100%,并获得服务企业送来的8面锦旗。
“我们搞联勤免扰,不是‘少检查’这么简单,而是要把‘企业找服务’变成‘服务找企业’。”区水务和湖泊局负责人的话,让在场人员频频点头,“就像之前有个房建项目,眼看开工日期要到了,涉水手续还没理清,我们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8天就办好了所有审批,企业后来送来了‘党建引领优服务,联勤免扰暖企心’的锦旗,那面锦旗,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他指着桌上的《联勤免扰服务指南》,进一步解释:“优化营商环境,关键在‘同心’——企业放心搞生产,我们用心做保障,要真正让企业轻装上阵。后续我们还要把联勤服务覆盖到更多企业,实实在在落实‘三减三提’,即减频次、减负担、减压力,提效率、提透明、提满意。”
企业代表紧接着打开了话匣子,提出了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涉水难点,由各科室业务骨干现场答疑并承诺限期内为企业解决,监督员们也纷纷建言:“希望这种‘透明化、面对面’的活动多搞几次,让更多企业感受到武昌的营商温度。”
服务企业无止境,联勤免扰作“定心丸”
这场短短半天的活动,不仅是一次服务的落地,更是武昌区政企协同优化营商环境的缩影。从《联勤免扰服务指南》的“一册通”,到“首违不罚”的“有温度”,再到“科队+站所”的“协同力”,区水务和湖泊局始终把企业急难愁盼当成工作的“重中之重”。
下一步,区水务和湖泊局将继续深化联勤免扰机制,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正如周有雄所说:“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我们会一直以‘铁履巡护武昌水,贴心服务践初心’的信念,用水务人的实干,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武昌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水动力’。”(张朝阳 李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