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语言学习遭遇AI冲击,是否还有生存的余地?又该何去何从?9月26日下午,由武昌首义学院外国语与教育学院策划打造的“嘉韵名师大讲堂”揭牌,该校银龄教师、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陈立华教授作首场讲座,与近200名外语类专业新生共话AI时代的语言学习“秘籍”。
武昌首义学院“嘉韵名师大讲堂”揭牌。
该校副校长邹星庐表示,启动“嘉韵名师大讲堂”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嘉韵名师大讲堂”通过邀请学界专家、行业精英开展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拓展学术视野、了解行业动态、提升综合素养,希望学院以开办大讲堂为契机,将名师智慧转化为教学创新灵感,让课堂更有深度、更有温度,也希望同学们能珍惜每一次与大师对话的机会,在交流中碰撞思想,不仅要能“听懂一堂课”,更要能“看清一条路”,在名师的言传身教中,理解“何为大学之学、何为时代之需、何为青年之责”,真正实现从“知识接受者”到“创新实践者”的蜕变,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增长才干,努力成长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外国语学院院长梁小华介绍了“嘉韵名师大讲堂”的规划与愿景。她表示,外国语与教育学院的使命是搭建桥梁,连接中国与世界、连接传统与现代、连接同学们的今天与无限可能的未来。学院希望通过“嘉韵名师大讲堂”,在同学们叩开专业学习大门之初,向大家展示语言与教育的深邃、广博与美妙,让同学们领略到英语是一种力量、一种韵律、一种智慧、一种趣味、一种视角,更是一种能力,是我们跨越山海、连接世界、沟通中外、胜任全球的基石。
武昌首义学院“嘉韵名师大讲堂”揭牌。
校党委副书记李雪和梁小华共同为“嘉韵名师大讲堂”揭牌。揭牌仪式后,陈立华以“语言很美 学习语言很酷”为题,带领同学们一起思考:“人文教育所拥有的情怀、理想、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批判精神,是AI能够取代的吗?智能翻译软件让人眼花缭乱,但能否把复杂的人性、微妙的情感以及文化的深厚内涵精准地翻译出来?”她通过大量诗词英译,展示了英语与翻译的“音与意之美”“格律之美”“智慧之美”。同时指出,从本质上讲,机器翻译对很多文化、语气、情感以及专业内的翻译仍达不到人的理解程度,且很多涉及外交、军事、化工、经济等领域的翻译,一个语气翻译不精准,都会导致重大错误。凡是涉及人类情感、语气、文化的行业,都很难被取代。讲座最后,她结合外语及翻译行业数据,鼓励同学们勤奋学习,广读博览,利用良好的教学资源,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图/文 张璐 方璇 王紫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