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9月30日电 (徐成龙)9月29日,由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档案馆主办,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的大中小学“档案馆里的思政课”首场活动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在黑龙江省档案馆举行。来自黑龙江省实验中学、哈尔滨市虹桥中学、哈尔滨铁岭小学的师生代表及思政课宣讲团成员等共计80余人参加活动。
揭牌仪式。
活动中举行了黑龙江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黑龙江省档案馆作为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多年来,持续深入挖掘馆藏资源,推出一系列固定展、流动展,与多家大中小学签署协同育人共建协议,开展红色档案志愿讲解员培育、送红色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此次省档案馆被命名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标志着档案育人与思政教育协同创新迈出了更坚实的一步。
签约仪式。
揭牌仪式后,省档案馆与省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牵头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签订结对协议。这次签约是馆校合作的新起点,未来双方将共同携手,讲好讲活“档案馆里的思政课”,让档案资源真正变为可触可感的生动教材,让档案馆成为思政教学、研学实践的开放课堂,推动黑龙江优质档案资源走进大中小学,让静止的档案“活”起来,让更多青少年了解黑龙江历史文化、红色档案文化,教育引导他们了解历史真相、厚植爱国情怀、庚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
学生们在档案馆内开启“档案馆里的思政课”之旅。
学生们在档案馆内认真听课。
揭牌和签约结束后,“档案馆里的思政课”正式开启。展厅内,学生们目光聚焦于一件件珍贵档案文献,三位来自省档案馆、哈尔滨工程大学的青年干部和教师,结合各学段统编教材内容,深挖档案文献中的鲜活教学素材,精心打造思政课程,将课本与档案融合,编织成一个个有温度、有细节、有力量的故事传递给学生,将展厅构筑成了一个充满着感知、思辨的生动课堂。
档案馆里的展品。
未来,黑龙江省档案馆将持续深化馆藏开发,强化社会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营造协同育人工作格局,在构建大思政课育人共同体中发挥更大作用。
图片由人民网徐成龙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