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凤华与学生合影。
暑假的武汉市黄陂区蔡店中学校园静谧安宁,语文教师丁凤华已开始为新学年备课。
三十年前,丁凤华成为黄陂区蔡店街道长生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面对简陋的教学条件,她坚持将课堂融入生活:带学生溪边聆听《诗经》中的鸟鸣,观察留守老人皱纹书写“乡土中国的表情”,引导孩子从父母辛劳中理解《背影》的深意。学生佳敏回忆,丁老师朗诵《沁园春·雪》时豪迈的声音,让山村课堂迸发出诗意的光芒。
蔡店中学近半数学生为留守儿童。丁凤华的办公室常年备有药品和糖果,抽屉里存放着每个学生的“成长档案”。学生小博因父母外出务工性格孤僻,她连续三个月周末上门辅导,教会其种菜、做饭;学生丽萍生日时,她组织全班送上祝福,弥补亲情缺失。30年来,她用细致关怀温暖了无数留守童年。
面对教育数字化浪潮,丁凤华主动学习智能技术,运用多媒体带学生“云游”故宫,拓宽视野。她带领团队开发“山野课堂”“田间写作”等特色课程,培养6名区级骨干教师。“教育不是在黑板上种庄稼,而是在泥土里培育希望。”她常对年轻教师这样说。
据统计,丁凤华执教期间累计培养千余名学生,其中超百人返回家乡投身乡村振兴。(文/图 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