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8月14日报道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8月8日发表题为《我们真能将火星地球化吗?》一文,作者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斯托尼布鲁克分校天体物理学家保罗·萨特。全文摘编如下:
几乎每个科幻故事都始于(有时终于)将火星改造为一个更宜居的世界。但由于火星气温寒冷、远离太阳以及遍布灰尘,要想让火星变得更像地球,难度比看上去还要大(虽然看上去已经相当困难)。
数十亿年前,火星拥有厚厚的、富含碳的大气层、液态水形成的湖泊和海洋,甚至可能还有蓬松的白云。而那时,我们的太阳比现在要小、要弱,但偶尔也比现在活跃得多。换句话说,现在我们的太阳系比30亿年前更适宜生命存在,但火星却是死亡了的红色星球。
悲哀的是,火星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死亡。它比地球小,这意味着它变冷的速度要快得多。现在我们的地核仍处于熔化状态,地球中心富含铁的岩浆产生了强大的地磁场。磁场是一种力场,能够阻挡和偏转太阳风。太阳风由太阳持续喷射出的高能粒子构成。
而当火星冷却,其内核就会凝固,磁场消失,令其大气暴露在太阳风的肆虐之下。在大约一亿年左右的时间里,太阳风剥离了火星的大气。当气压降至接近真空时,火星表面的海洋蒸发,整个星球干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