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临高县东英镇的临渔水产养殖项目现场,项目负责人张斌站在刚接通网络的监控室里,看着屏幕上实时传输的水质数据,脸上满是舒展的笑容。“半个月前我还在为水、网、土地手续发愁,现在不仅所有问题都解决了,生产设备也顺利运转起来,这效率真是超出预期。”
时间倒回至9月初,在东英镇政府会议室,张斌带着项目推进中的难题找到镇干部。“池塘灌溉需要接入市政水管,生产监控得通网络,还有部分用地手续没完善,这些问题涉及多个部门,我们自己跑了好几次都没理顺。” 听着张斌的诉求,东英镇干部当即决定启动“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这是临高今年创新推出的新举措,赋予乡镇根据实际需求发起“吹哨”的权力,县直相关部门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报到”响应。
哨声一响,各部门迅速行动。临高县资规局工作人员立即赶到项目现场,对照用地规划图纸逐一核实细节,现场出具审批意见;县科工信局得知项目急需网络保障,连夜协调通信企业铺设线路,不到3天就完成网络接通;县水务局开通绿色通道,压缩审批流程,原本需要一周的灌溉用水审批,仅用2天就办理完毕。“每天都有部门工作人员来现场对接,有问题当场沟通、当场解决,这种‘围着企业转、盯着问题办’的服务,让我们扎根临高的信心更足了。” 张斌感慨道。
这样高效的基层治理实践,不仅体现在企业服务中,也延伸到民生服务中。9月25日,在全国“2025县(市、区)12345热线发展大会”上,临高县营商环境建设局凭借案例《以 12345热线支点撬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升级》,荣获“县(市、区)12345热线新质发展典型案例”奖项。这一荣誉与“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形成双轮驱动,展现了临高在基层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果。
实际上,12345热线与“吹哨报到”机制已实现深度融合,打造独具临高特色的治理新范式。通过“热线集成”,12345平台集中受理群众和企业的各类诉求,实现 “一号响应”,确保诉求 “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音”;对于热线平台无法单独解决的复杂问题,立即启动“哨件攻坚”程序,由县委社会工作部根据问题涉及领域精准派单,督促相关部门 “报到”处置;同时,建立“黄橙红”三色预警系统进行“效能监督”,对超时未办结、办理效果不佳的事项分级预警,结果直接纳入单位年度考核,形成“受理—派单—处置—反馈—监督”的闭环管理。
哨声虽小,却能吹到群众和企业的心坎上;热线虽细,却紧紧连着万家灯火。临高始终以党建引领推动治理革新,通过“首接负责制”明确部门第一响应责任,“专班现场指导” 确保问题高效处置。目前,“吹哨报到”机制已覆盖全县11个乡镇,联动23个县直部门,累计解决企业发展、民生保障等各类问题2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