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汉平原的鱼米之乡汉川,螃蟹、鮰鱼等特色水产业正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总有一抹“邮储绿”相伴左右。邮储银行孝感汉川市支行立足地方资源禀赋,以创新金融服务精准对接产业振兴需求,着力破解养殖户融资难题,助推产业升级,为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持续注入金融动能。
“产业贷”及时雨 滋润蟹农丰收梦
金秋时节,汉川市西江乡刘家湖蟹塘波光粼粼,一筐筐青背白肚的肥蟹陆续装车,发往全国各地。养殖大户杨庆林满面笑容地说:“今年产量突破8万斤,销售额超300万元,净利润达100万元!多亏邮储银行100万元的‘及时雨’,让我的养殖计划顺利落地。”
从事螃蟹养殖十多年的杨庆林,从几亩小塘起步,逐步发展至近300亩规模。随着养殖面积扩大,资金周转压力日益凸显。每年春季投放蟹苗、采购饲料、维护塘口设施都需要大笔资金投入,而养殖周期长、回款慢,自有资金常捉襟见肘。
邮储银行汉川市支行在走访中获悉杨庆林的困难后,主动上门服务,专项工作组深入塘口实地调研,根据其养殖规模、经营历史和信用状况,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发放100万元纯信用贷款,无需抵押担保。为不误农时,该行优化流程、加快审批,仅5个工作日贷款便发放到位。
资金到位后,杨庆林及时采购优质蟹苗、高蛋白饲料,并安装新型增氧设备和智能监控系统,有效提升养殖品质。养殖期间,银行客户经理定期回访,跟踪资金使用和养殖情况,提供金融咨询和技术指导,成为他信赖的“金融管家”。
“产业贷”破冰融资难题 助推鮰鱼游向全国
王凡是汉川鮰鱼养殖的带头人,其沉湖渔业养殖基地规模超千亩,产品畅销全国。面对市场需求增长,他扩大规模,但100万元资金缺口及缺乏抵押物成为主要障碍。
邮储银行汉川市支行在“富镇强村”整村授信工作中主动对接王凡,迅速组织团队深入基地评估经营现状与发展前景。针对水产养殖特点,该行创新推出“产业贷”产品,以养殖历史、销售订单、信用记录为主要评估依据,弱化对抵押物的要求,并给予利率优惠,开通绿色审批通道。短短7天,100万元贷款顺利到账。
该笔资金不仅助力王凡实施产业升级计划,预计推动基地产值实现大幅增长,还新增就业岗位15个,更好的销往广州、武汉等全国各地。“邮储银行的贷款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更为我们长远发展增添了信心!”王凡感慨。
精准滴灌产业链 金融赋能见实效
近年来,该行紧扣螃蟹产业“融资难、融资慢”问题,以产业链思维推进服务下沉,通过对接育苗、养殖、饲料、销售等环节,制定专项服务方案,开展全覆盖走访,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实现精准授信,让金融活水持续滋养产业链各环节。
针对水产养殖投入大、周期长的行业痛点,邮储银行汉川市支行坚持服务下沉,包村到人,走进水乡渔村,上门送贷,量身定制金融产品,优化流程、提升审批效率,确保资金及时到位。截至9月末,该行累计发放水产产业链贷款470余笔,总金额突破1.41亿元,服务养殖户超650户。
从螃蟹到鮰鱼,金融活水不仅激活了一片片鱼塘蟹池,也带动了饲料、渔药、运输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良性循环。该行将继续聚焦地方特色产业,持续优化金融产品与服务,引灌更多金融活水,助力汉川水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林文坛、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