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湖北省数字孪生工厂和无人工厂名单公示,咸宁市奥瑞金包装公司获评数字孪生工厂,黄鹤楼酒业、华源包装公司获评无人工厂。此次获评的3家企业在自动化装备应用、工业互联网集成、数据驱动决策等方面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为该市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树立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示范标杆。
奥瑞金包装铝质二片罐自动生产线。张琼摄
作为包装印刷行业省级数字孪生工厂,湖北奥瑞金包装聚焦易拉罐、食品包装等核心产品,构建了“生产全流程数字孪生模型”。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该模型通过实时采集车间设备运行数据、原材料配比数据、产品检测数据,在虚拟空间中1:1还原生产场景—以前调整生产参数需要停机试错,现在通过数字孪生模型,可提前预判参数优化效果,比如针对某款饮料罐的冲压工艺,通过虚拟调试将生产效率提升18%,能耗降低12%,不良率从3.5%降至1.2%。目前,该数字孪生系统已覆盖企业3条核心生产线,年节约生产成本超600万元。
华源包装制罐生产线机器人自动打包。杨思摄
专注于金属包装研发生产的华源包装(咸宁)有限公司,其无人工厂的核心优势在于“全流程自动化协同”。走进企业车间,看不到密集的人工操作,取而代之的是机械臂精准抓取原料、智能传送带衔接各工序、AGV机器人自动转运成品。企业生产负责人表示,工厂通过引入“5G+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设备互联、数据互通”;比如制罐工序的机械臂,可通过系统实时接收订单需求,自动调整罐身直径、高度参数,无需人工换模;成品检测环节,AI视觉系统可在0.3秒内完成一罐产品的外观、密封性检测,效率是人工检测的10倍。目前,该无人工厂的人均产值较传统工厂提升3倍,订单交付周期从15天缩短至7天。
黄鹤楼酒业自动化清香酿造生产车间清香白酒自动化生产线。李梦摄
在白酒行业智能化转型中,黄鹤楼酒业(咸宁)有限公司的无人工厂建设颇具特色,既保留传统酿造工艺的核心精髓,又通过无人化技术实现“精准控制、稳定品质”。企业研发技术总监介绍,无人化不是替代人工,而是让技术为传统工艺赋能,让每一瓶酒的口感都更稳定。工厂的“无人化”主要体现在三大环节:一是原料预处理环节,通过智能传感器自动控制高粱、小麦的粉碎粒度与润料温度,误差控制在±0.5℃;二是发酵环节,200余个智能监测点实时采集窖池温度、湿度、微生物活性数据,系统自动调节环境参数,避免人工操作的误差;三是灌装包装环节,全封闭无人生产线实现从酒液过滤、灌装、贴标到装箱的全流程自动化,单日产能提升至3万箱,且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9.98%。
“链式改造”是通过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中的关键企业,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和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协同数字化转型。此次获评的3家企业均为饮料产业链企业,饮料产业是我市特色优势产业,集聚了红牛、奥瑞金、元气森林、安利、今麦郎等多家知名企业,打造了涵盖研发、包装、制罐、加工、检测、销售等完整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链条。饮料产业转型经验已成为我市链式转型标杆,龙头企业通过订单牵引,引领带动供应链关联企业改造升级,共同接入供应链平台系统,让整个产业链更加高效协同。
咸宁将围绕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率、研发机构覆盖率双100%的目标,持续开展智改数转咨询诊断进企业活动,组织专家团队为企业免费提供诊断评估与转型方案设计;建立智改数转梯度培育库,分行业、分批次指导企业实施转型升级,通过“创新贷”“拨改投”“云服务券”等方式对实施智改数转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搭建技术交流平台,组织企业对标示范、看样学样,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转型;坚持以智改数转为抓手,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助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