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种地靠人力、靠经验,现在靠机械、靠智慧、靠数据,眼下,智慧农业正在重塑新疆昌吉州的农业生产方式。当地发展智慧农业的实践表明,发展智慧农业须筑牢根基,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昌吉州从丰富应用场景、打造示范农田、推广智能设备、强化技能培训等方面入手,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这些都是筑牢数智根基的举措。这些举措和取得的成就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须长期坚持、久久为功。
目前,我国广大农民普遍缺乏数字技术素养,小农户分散生产模式无法适应智慧农业发展需要。因此,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深刻改变是一个长期过程。昌吉州着眼长远,多行固本之举,循序渐进发展智慧农业,其经验值得肯定与总结。
筑牢智慧农业发展根基,应树立问题导向。发展智慧农业的短板在哪里,工作着力点就应在哪里。从目前看,应重点加强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加强智能设备研发和应用,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引导农户尽快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筑牢智慧农业发展根基,还应树立应用导向,立足本地实际探索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昌吉州结合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加强新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打造智慧示范棉田,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带动了智慧棉田推广。
此外,发展智慧农业,须着力构建新型农技服务体系,进一步重视和加大农技服务,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兼顾推广新设备、新技术和个性化服务需求,增强服务建设智慧农田的能力。
发展智慧农业,还切忌一哄而上、盲目上马项目。应结合本地所需,构建好联农带农机制,让智慧农业发展成果有效惠及广大农户,培育智慧农业发展内生动力,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智慧农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