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二字在此被重新定义。近年来,湖北省随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物流中心(简称“随烟物流”)打破传统“标配”思维,重构“基础”内涵,以数字赋能、绿色转型、智能监管、创新实战为抓手,于细微处挖潜、变革中跃升,实现从“常规操作”到“提质突破”新跨越。
数据基础:不止于“存”,更要“用活”
“仓库作业、分拣效率、送货运行、费用预算、安全预警……”随烟物流调度室的数字化监控大屏上,五大核心数据流正实时跳动,直观展现全链路运营动态。
数据筑基上,以物流可视化平台为核心,打通营销、仓储等系统壁垒,实现数据集中归集,夯实成本管控基础;完善平台功能、强化数据关联,新增优化30项报表查询功能,支撑实时分析与效能评估;依托数字技术建数据共享与标准化体系,推动全域安防等数据融合;通过终端设备实时采集一线数据,保时效、保完整,赋能分拣、仓储智能调度。
技术骨干展示仓储作业运行情况。
机制保障上,紧扣“数为谁用”核心,秉持“心中有数”理念,分层开展数字化培训,强化基层采集规范、提升中层分析能力、赋能管理层决策水平,营造全员用数氛围;将数据质量与应用纳入考核,压实责任,构建“发现、整改、提升”闭环。
随烟物流以“转型靠数”为导向,从意识、文化、方法、业务、管理五维推进革新,实现业务架构扁平化,助力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迭代,提升风险预警与管理决策效能。今年1至7月,人均卷烟配送效率同比提升15.65%、送货响应时间同比下降0.02%,两项指标均位列全省前列。
配送基础:不止于“送”,更要“绿色”
“以前常绕路空跑,现在大数据优化路线,效率高了,碳排放也降了!”车辆管理员刘磊滑动屏幕展示优化后的送货路线。
送货员演示PE热缩膜整理回收操作流程。
2025年上半年,随烟物流针对配送线路交叉、班组工作量不均等问题,按“点、线、片”动态优化线路37条、缩减低效线路3条,科学调配2580户零售户配送安排,实现每日减少1车次、每周缩短里程220公里及时长6.6小时。
同时,随烟物流秉持“绿色环保,客我同行”理念,推进卷烟PE热缩膜专项回收: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推环保科普及回收原理动画,传递环保共识;线下,由送货员向零售客户宣导环保价值、发专属手册,同步建立“定期回收—专岗管理—规范处置”标准流程,确保回收全链路规范高效。1—8月,累计发放专用回收袋6000余个,规范处置废旧塑膜900公斤。
安全基础:不止于“管”,更要“智防”
“张师傅,前方两公里无遮挡路段阳光易晃眼,提前降速。”调度员刘磊盯着屏幕实时提醒着驾驶人员。
调度人员通过车辆监管平台进行安全提醒。
随烟物流构建“数字监督矩阵”,通过智能车载系统实现全流程数字感知,对驾驶员7类不安全驾驶行为、送货员“六必须”装卸规范及车辆运行状态等关键环节实时监管提醒,形成“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实时反馈”闭环。数字监管实施后,车辆监控平台预警同比下降100%,筑牢配送安全防线。
此外,随烟物流还依托可视化平台,深度集成卷烟分拣可视化看板、园区及作业现场视频监控系统、车载智能监控系统,构建“数据+场景”双维度管控体系,“一键”直达作业现场,管理层足不出户便能动态感知、全面管控业务进度与现场安全。
流程基础:不止于“顺”,更要“创变”
“要多维度建送货班组标杆评比模型,用班组运行数据支撑,让评标更科学。”“要从基础业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工作室团队成员正在对异型烟分拣合道实施技改。
随烟物流依托大师工作室,聚焦“提高异型烟分拣效率”“送货班组标杆评比模型研发”等课题攻坚,深入作业现场排查根源,经头脑风暴锁定关键要因并落实对策,推动异型烟分拣效率提升25%、破损率降至0.1‰以下,累计优化配送线路28条。
此外,工作室还聚焦智慧园区建设与数字化转型开展科创项目:《基于智慧仓储的工业到货月台调度研究与应用》缩短车辆等待时间30%、提升月台周转率25%;《基于数据驱动的物流作业成本管控体系研究与应用》构建预算分析模型,实现精准测算与动态追踪。今年1至7月,物流费用、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9.41%、10.88%,全省排名分列第1、2位。
从数据驱动到绿色低碳,从智能管控到创新攻坚,随烟物流以“重定义基础、再激活动能”的实践,将基础业务锻造为核心竞争力。未来,随烟物流将继续锚定创新引领、务实笃行,以基础扎实、创新领先的姿态,在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中持续迈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文/图 徐子力、刘俊君、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