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孕育于湖北及周边地区,是一百多年来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人民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三大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意志品质、方法作风等一系列优良传统,具有中国共产党共通的精神特质,即以人民性为内在规定的政治本色,以科学性为实践导向的真理追求,以与时俱进为民族发展特征的文化品格。
以人民性为内在规定的政治本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建党以来,从风雨如晦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岁月,到开拓奋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恪守的初心和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秉承的根本宗旨。党始终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根本利益努力奋斗。三大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彰显了以人民性为内在规定的政治本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别山地区的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坚守革命理想,组织和带领军民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的武装起义到“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革命初胜的建章立制再到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让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1998年的特大洪水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为捍卫人民权益,党中央组织和带领30多万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800多万干部群众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党旗所指、民心所向,群策群力,风雨同舟,汇聚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洪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2020年初暴发的疫情对广大人民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面对疫情,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国家不遗余力、不惜成本救治患者。从新生婴儿到古稀老人,医治费用由国家承担。湖北和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不计其数的志愿者默默奉献。举国同心,全民战疫,铸就“生命至上、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
以科学性为实践导向的真理追求
三大精神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在改造社会和自然的过程中追求真理铸就的精神财富,彰显了以科学性为实践导向的真理追求。
马克思主义是大别山精神的思想基础。共产主义信仰是指引革命先行者前行并最终夺取胜利的灯塔。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后,董必武、陈潭秋等率先在大别山地区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力图以新的科学理论改造社会。在后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200万大别山军民用鲜血、智慧和力量在革命烽火中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的光辉历史,淬炼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大别山精神。
洪水是自然的浩劫。湖北地处长江中流,洪灾频仍。悠久的水利史记录了从古代“因势利导”的治水实践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变堵为疏”荆江分洪工程的漫长历程。先民治水的智慧演化为1998年抗洪抢险中“尊重规律、科学防洪”的理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专业技术人员在预报水雨情、调度蓄泄洪和指挥抢险现场等方面提供强大智力支持。传统治水经验与现代科技相融。利用计算机及时分析气象变化数据,雷达遥感卫星传递灾情评估资料等技术将传统“堵疏结合”方法升华为现代化科技抗洪体系,全方位提升了抗洪救灾工作的效能。
在前所未有的疾病大考中,广大医务人员、基层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下以“尊重科学”的抗疫精神为引领,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将遵循科学规律的立场贯穿于领导决策、病患救治、技术攻关等防控全过程。经过不断探索,中西医相结合的诊疗原则、方舱医院医疗模式、大规模核酸检测、大数据追踪溯源、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措施等方案陆续提出,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为战胜疫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中国方案。
以与时俱进为民族发展特征的文化品格
三大精神既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人民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实践,又厚植于文化的沃土,既与中华民族赓续的价值理念相承接,又体现了革命年代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是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革命文化基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因的赓续和创新发展,彰显了以与时俱进为民族发展特征的文化品格。
湖北地区文化底蕴深厚。蕴藏于荆楚文化中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九死未悔的爱国情怀,顽强不折的奋发斗志,一鸣惊人的创新意识,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三大精神注入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近代以来革命文化中“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价值追求、“大无畏英雄主义”的豪迈气概以及新时代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则为三大精神提供革命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因。
继承先贤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精神品格的大别山军民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列,“勇当先锋”,锐意进取。得益于鄂豫皖边区党的组织领导,早在大革命时期,大别山区已然成为全国农民运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1998年武汉市江汉区龙王庙闸口面临决堤风险时,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立下生死牌,以血肉之躯筑起生命防线。2020年身处抗疫最前沿的工作者发扬无私无畏精神,英勇战疫。
赤诚的爱国情怀、顽强不折的斗志、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融入荆楚儿女的血脉,传承为二十多年峥嵘岁月里大别山军民坚守的信念和不胜不休的韧劲,支撑着不散的党组织,不断的武装抗争和不倒的红旗,传承为“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和“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是传统爱国主义精神、创新意识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和伟大升华,既饱含对家园故土的深沉热爱、对民族命运的强烈关切以及为国奉献的英勇担当,又展现了命运与共的全球视野,求实与创新的科学精神,迭代升级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治理能力,彰显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质。
三大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政治本色、真理追求和文化品格,为实现立党强党和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伟大征程中,弘扬三大精神将助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篇章。
【作者:张牛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敏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计划一般项目阶段性成果MX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