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债我要了十年,没想到法院这么快帮我执行到位!”
近日,申请执行人刘某专程来到江岸区法院,为执行团队送上锦旗——“以法为尺量是非,公正裁决定乾坤”。握着执行法官的手,他难掩激动。
结算容易收款难,一笔欠款拖十年
刘某是一名建筑设备出租商。2011年,刘某与某建筑公司签订租赁合同,由其向对方出租建筑设备。
工程完工后,双方就租赁事宜进行结算,确定欠付租赁费用为20万元。
刘某原本以为,这笔租金很快就能到手,没想到,却踏上了一条长达十余年、曲折又煎熬的“讨债之路”。
起初,建筑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陈某都会热情接待,说“工程款还没结”“再等等”,爽快写下新的欠条,表明会支付利息损失,并以个人名义提供连带责任担保。然而时间长了,陈某却开始避而不见,电话越来越难打通。
一年、两年、五年……时间在催促和等待中流逝。
“陈某也是朋友的朋友,我自己催,也找朋友帮忙催,中间又遇到些其他的事情……一晃拖了这么久。”十多年间,刘某尝试了各种办法,却一次次希望落空。直到半年前,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不想闹僵”的想法是无法要回欠款的,这才选择拿起法律的武器,前往法院起诉。
法院判决某建筑公司支付租金及相应利息损失,陈某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然而判决生效后,对方仍未主动履行,刘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山重水复”查无果,“柳暗花明”现新账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立即启动网络查控,对被执行人陈某名下财产进行全面查询。
然而,反馈结果却不乐观:公司及陈某账户余额为零,也未登记不动产、车辆及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陈某目前更是下落不明。
“感觉就像大海捞针,一度找不到突破口。”执行法官回忆道。
面对僵局,执行法官没有放弃,多次与申请执行人刘某深入沟通,挖掘财产线索。
“我和陈某合作不多,对他了解比较少,听说他好像还在四川接工程,他老婆姓严……”
为找到陈某,执行法官开始查询其妻严某的相关信息,发现严某没有工作,但银行账户却有大笔资金。联系严某后,严某称这几年与陈某长期分居,双方婚姻关系“名存实亡”,其账户资金是父母赠与,与陈某无关。
然而,面对询问,严某吞吞吐吐,执行法官敏锐地捕捉到这其中必有“隐情”,于是立即调整策略,在系统中全面检索关联案件,仔细比对资金流水和账户往来,发现此前多件案件的工程款,都经陈某公司指定,打入了严某的个人账户。目前,陈某可能存在借用严某账户逃避执行的情况。
这一发现使得执行工作有了“大突破”。于是执行法官立即依法对严某名下银行账户进行控制,并将其传唤至法院,要求说明情况。
在接待室里,执行法官向严某出示了银行流水等一系列证据,并郑重告知:“若查明陈某或你的行为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本院将按照法定程序处理!”
面对清晰的证据和专业的解释,严某从一开始的试图辩解,逐渐转为沉默,最终承认了其丈夫陈某确曾长期借用其银行账户收取工程款、周转资金的事实,并表示认识到错误,将联系陈某立即筹款,履行全部还款义务。
当天下午,20万元欠款及相应利息损失全部支付完毕,至此案结事了。“每一个执行案件背后都有一份期盼,我们多尽一份力,群众就能早一天安心。”执行法官说道。(姜泰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