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我国进入冬至节气,数九寒天开启,隆冬时节到来。
当天6时59分,合肥国家气象观测站实测合肥市最低气温-11.7℃,为历史12月第3低,为历史冬季第8低。
进入12月以来,安徽省经历了前期持续偏暖、后期急剧降温的“过山车”式气温起伏。
记者从省气象台获悉,12月14日以来,安徽省出现寒潮、持续低温过程,12月22日早晨最低气温为入冬以来最低,沿江西部和江南南部-8~-5.8℃,其他地区-13.1(宿州)~-8℃。
“本次持续降温过程有温度低、持续时间长、综合强度较强三大特点。”气象专家分析,12月22日最低气温全省平均-9.5℃,为历史12月第5低。
根据此前的气象预判,今年是“暖冬”。但眼下这轮寒潮天气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综合强度较强。
有专家指出,谈及某年或某个月份偏暖,是通过对比整段时间的气温平均值,是否显著高于或低于历史同期来确定。如果预测冬天偏暖,意味着从总体来看超过多年平均值,但并不表示在这个暖冬下不会有很强的冷事件或暖事件发生。因此,如预测是暖冬就表示这个冬天不冷,其实是一个误区。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厄尔尼诺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总体偏暖,但阶段性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也就是说冷暖起伏比较明显。
省气象台预计,未来十天全省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23日起全省气温逐渐回升,但24日至25日早晨气温仍较低。23日至24日白天全省最高气温升至5~8℃,25日达8~11℃,但24日至25日早晨气温仍较低,全省最低气温-7~-3℃。12月26日后全省最高气温继续回升,29日后淮北地区12~14℃,淮河以南普遍超过14℃。(记者 何 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