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徽六安技师学院佛子岭路校区,2023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五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两个项目的决赛(六安赛区)在这里开赛。
在该校实训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制造业技术能手正专心致志地调整着智能机床等各类设备,准备在机修钳工、机电设备维修工两项赛事中一展身手。“早上8点钟选手们就进场了,从数控设备的安装与测试、在线监测单元的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和编程,一直到零件设计与仿真加工,选手们要完成6项竞赛任务。”在机修钳工(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方向)的赛场外,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是国家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本届大赛由人社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全国29个省市200支参赛队伍400余名技能精英参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培训部主任、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晓明告诉记者,决赛共设安徽六安、浙江杭州、浙江嘉兴三个赛区,其中,六安赛区承办机修钳工(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方向)和机电设备维修工(智能制造生产运维方向)两个赛项。
“这是赛事开办以来,第一次在安徽举行决赛。这几年,安徽省在智能制造、先进制造领域的快速崛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安徽对人才特别是技能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陈晓明说,将决赛赛场设在六安,一方面,期待在新职业新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技能大赛成果转化等方面能够与安徽省及六安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结合;另一方面,也希望将大国工匠精神更好地融入老区六安,激励更多的技术能手奋进前行。
“第一次参加国家级别的技能大赛,十分激动。平时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实操训练能在赛场上展示,和各省选手切磋,是一个以赛促学的好机会。”来自湖南常德技师学院的参赛选手谢坤告诉记者。
经过3天激烈角逐,比赛共决出机修钳工(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方向)和机电设备维修工(智能制造生产运维方向)两个赛项职工组和学生组一等奖24名、二等奖56名、三等奖132名。按照奖励规定,获各赛项职工组前3名的选手,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核准后,将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并颁发奖章、奖牌和证书。获各赛项职工组第一名的主选手可按程序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记者 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