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降血压的“果蔬汁”,可移动的磁共振仪器,用于切割骨骼的激光器……11月30日,第二届湖北省生命健康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武汉市硚口区举行,31个入围项目上演巅峰对决,展示生命健康尖端科技的智慧碰撞。
项目前沿高端,不少已获数项专利
做磁共振,一般是在医院的影像科,有时还需排队等候。对部分重症患者来说,十分不便,甚至贻误黄金诊治时间。
“我们研发的移动式床旁磁共振成像设备,可以移动到患者旁边做影像扫描,还能提供疾病监测功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研究员吴保松,现场介绍了项目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
临床上各种骨骼手术主要通过旋转、震动类电动器械完成打孔、切割和打磨工作,费时费力,且有风险。激光作为一种在工业切割领域广泛应用的手段,目前在临床中尚无相关产品。
来自同济医院的项目组团队,当前正在研发用于外科手术中的激光切割模型机,并建立自动化外科骨切割平台,有望实现零的突破。
一款源自纯天然果蔬的外泌体样纳米囊泡的功能性产品,可以治疗高血压吗?来自同济医院“功能性保健食品及特殊营养膳食的工艺研发”项目组的负责人介绍,“目前在高血压小鼠动物模型和高血压患者中均取得了理想的降低高血压效果,我们还初步发现了本产品具备降脂、降尿酸的功效。”
前沿、创新、实用,现场参赛项目涵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命健康等多个领域,其中不少项目已获得数项专利,极具发展前景。
14项揭榜项目签约,总金额超1亿元
大赛既是平台,也是桥梁。
结合大量的临床经验,来自同济医院的专家团队正在开发一种“弱磁神经探测设备”,可以通过测量人体内的电流感应磁场,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作出精准诊断。但是,科研创新成果只有转化为产品,才能真正造福患者。
以这次大赛为契机,该项目与某科技公司成功签约。“这家公司看中了我们的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可以大大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少走很多弯路。”武汉同济产业科创中心负责人凌青介绍。
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眼科脉络膜上腔显微注射系统项目”,旨在设计研发一种由手术机器人辅助的新型注射设备,解决临床中脉络膜上腔显微注射给药的难题。来自杭州的一家企业十分看好这个项目,现场成功签约,后续将开展深层次合作。
“我们医生做科研在行,但不懂市场。刚刚路演之后,有很多企业代表加了我的微信,之后会继续对接,相信我们的产品会有更大市场。”襄阳市中心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王瑜说。
大赛现场,14项揭榜项目现场签约,总金额超1亿元。
政策扶持,成果转化一站式服务
本次大赛于今年10月启动,共计收集参赛项目173项。经过初赛、复赛,最终31个项目入围决赛。“弱磁神经探测设备”等个项目获得金奖,10个项目获得银奖,16个项目获得铜奖,另决出最具投资价值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人气奖各1名。
据介绍,大赛获奖者将有奖金激励,获奖项目将获批立项为湖北省卫健委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省级科研项目。有意向的创业项目优先推荐在湖北高投赢正医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孵化平台落户,提供资源支持及转化落地服务,优先推荐优秀创业导师进行创业辅导;优先获得各类基金投资支持;优先帮扶对接各政府部门投融资的相关补贴政策。
有意向在多地进行研发及市场拓展的项目,优先帮助对接医学特色园区及大型渠道商等,争取相关配套资金及优惠政策,帮助项目开拓市场。重点项目可免费在中国技术交易所医疗技术转化中心平台展示并进行推广。
“中心提供医疗科技成果转化一站式服务,目前已经成功孵化了一批优秀的实践创新成果。”中国技术交易所医疗技术转化中心主任陈卫东说。(詹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