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12日报道 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网站11月14日报道,根据10月初发表在科学期刊美国《细胞-干细胞》杂志上的一篇新研究论文,不参与为蛋白质序列编码的那部分脱氧核糖核酸(DNA)——即所谓的非编码DNA——可能掌握着以下问题的答案:为什么人脑的工作方式与其他灵长目物种的差异如此之大?
瑞典隆德大学的干细胞研究人员发现,非编码DNA在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目动物大脑中的表现存在差异。人们此前认为,非编码DNA没有任何实际功能——它们在科学界甚至被视为“垃圾DNA”,这使得研究人员对这一发现特别感兴趣。
报道称,该研究结果将拓宽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可能原因的范围。这是研究论文作者、隆德大学神经学教授约翰·雅各布松尤其感到好奇的一个课题。他说:“我认为,大脑是搞清是什么造就了人类的关键。人类究竟为何可以凭借自己的大脑建立社会、教育子女和研发先进技术?这让人着迷。”
研究人员利用干细胞培养出人类和黑猩猩的脑细胞,并比较了这两种细胞,结果发现它们以不同方式使用自己DNA中的非编码部分。而这部分DNA似乎在人类大脑的发育过程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