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7日报道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11月4日报道,类人猿是少数没有尾巴的哺乳动物家族之一。在这个由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倭黑猩猩和人类组成的群体中,有关尾巴的唯一痕迹是位于脊柱末端的一块小骨头——尾骨。
报道称,一直以来,科学家们认为尾巴的消失是人类经历的身体变化造成的,但一项尚未得到其他专家审查的新研究表明,尾巴是因为2500万年前的一个基因突变而突然消失的,这种变异也使人类容易罹患某些疾病,例如脊柱裂即脊柱畸形,该病在严重时有可能致命。
为研究类人猿尾巴消失的原因,纽约大学兰贡医疗中心研究员夏波(音)及其同事比较了类人猿和猴子DNA中存在的31个已知与尾巴发育有关的基因。由此可以推断,任何只存在于前者的基因突变都应该是导致尾巴消失的原因。
这份预先发表在生物学论文档案网上的研究指出,检测到负责形成尾巴发育所需蛋白质的TBXT基因的突变。有两个转座子作用于TBXT基因,转座子即跳跃和改变位置并存在于所有物种基因组中的DNA片段,通常它们的活动几乎不会产生影响。
事实上,与尾巴消失有关的两个转座子之一在类人猿和猴子身上都存在,但是第二个转座子的动作与第一个转座子形成了一个突变,阻止了某些蛋白质的加工并使尾巴消失。这第二个转座子的确是大灵长类动物独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