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01:多条短信同时发送【一次发1~10条均可】
视频02:伪基站群发短信客户实战【8个小时发短信15万条】
↓↓↓点击下方联系咨询↓↓↓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56门礼炮,80响鸣放,象征着56个民族心手相连,象征着对抗战胜利80周年的崇高致敬。
那隆隆炮声,犹如血战到底的怒吼,犹如欢庆胜利的凯歌,透过屏幕,传到大别山革命老区北麓。在六安市叶集区洪集镇会馆回民村,村民刘德权格外激动。
原来当时,他的儿子正在九三阅兵中担负所属方队受阅保障工作。而他本人,26年前,也曾参加国庆50周年阅兵式。
刘德权父子接续从军报国、接受检阅的故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激励着会馆回民村各族人民踊跃投身国防。其中,村里今年就有3名青年光荣入伍。
榜样就在身边,可感可触、可学可做。
近年来,会馆回民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把选树身边榜样,作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抓手,营造崇尚榜样、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在会馆回民村,各族人民几乎人人都能讲一个关于许支书的故事。
许支书名叫许继甫,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会馆回民村各族人民携手努力,从“摆脱脏乱差”到“追求乡村美”,把贫穷落后的“后进村”变成了殷实富足的“先进村”。
后来,以许继甫为原型创作的《红土地上的许支书》,还在国家民委、共青团中央开展的“建设伟大祖国 建设美丽家乡”主题征文活动中被展示出来。
让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现实认知,会馆回民村各族人民正从身边榜样中汲取奋进力量,走好脚下的路、开辟未来的路。
“立足当下,我们正与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大力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建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创建乡村振兴实训基地,并打造休闲旅游产业园,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村集体经济突破100万元。”省委社会工作部派驻会馆回民村第一书记施昌德说。
展望未来,会馆回民村将以全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为契机,精心打造集红色教育、现代农业、基层治理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引领各族人民再谱革命老区民族团结的时代新篇。(王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