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60719134
当前位置:主页>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戏曲进校园重在落实

作者: admin来源: 本站时间:2021-08-04
点击下方联系咨询
点我联系TG:@duansms
Telegram
点我联系TG:交流群
Telegram
点我联系WhatsApp:+852 60719134
WhatsApp
原标题:戏曲进校园重在落实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戏曲作为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融合吸收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武术等艺术精华,充分展现中华美学风范。戏曲将中国道德故事和家国情怀予以弘扬,引人向真、向善、向美,传承中国精神。戏曲中所蕴含的忠孝、爱国、礼义、廉耻、仁爱等文化要素,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戏曲进校园,为学生们架起文化上联通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学生自觉地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思想涵养和价值支持,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向善向上。可以说,戏曲进校园为校园文化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提供了无限可能。

  但是,戏曲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艺术形态,发展到当代确实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困境。如戏曲的念白带着文言用词与句式,需要观众有一定的文史功底;戏曲的文武场中的胡琴锣鼓等伴奏,不适合年轻人对音乐的审美习惯;戏曲演绎的故事和人物大多发生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由于时代审美不同,学生很难对剧情有深刻的理解,也无法被人物角色唤起共鸣。久而久之,传统戏曲艺术的某些因素让现代观众产生了疏离情绪。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戏曲,戏曲进校园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之中。让学生在校园时期便开始接触戏曲,接受中国式美学的熏陶,唤醒的是潜藏在每个孩子内心深处的中华文化基因,对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增强都大有裨益。戏曲进校园,重在落实。

  教什么:让戏曲进校园剧目质量“高”起来

  “舞台方寸悬明镜,优孟衣冠启后人。”教育家蔡元培说过,美育是人类打开心灵窗户不可缺少的工程。戏曲作为美育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艺术。思想艺术质量高的剧目,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神血脉,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充分展现戏曲艺术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不仅能让观众感受艺术的魅力,而且能引发情感的共鸣。

  选择思想艺术质量高的剧目进校园,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进学生的文艺修养,把戏曲高台教化的传统功能灵活地发挥出来。首先应选择具有鲜明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精品剧目。普及性观演剧目应为名家演名戏,不成熟的新创剧目不应在此试水打磨;名家说戏可选择有深厚中华历史、文化、道德内涵且可辅以片段演示和交互的剧目;教授剧目则应以集中体现戏曲综合、虚拟、程式性特点且易开蒙的剧目为主。

  欣赏、学习戏曲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和审美能力,戏曲进校园也应符合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学习认知规律,需要针对大中小学生不同学龄阶段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培养兴趣、由浅而深。

  要根据大中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状态,在学演阶段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并引导精选的传统经典剧目,初学端正,不偏不倚。选择人物性格符号化的脸谱,精美绝伦的衣冠服饰,“以桨代船”的程式动作,以及韵律欢快的西皮流水唱段,适合小学生观赏和学习;而《赵氏孤儿》《四郎探母》《穆桂英挂帅》这些内含着传统仁、孝、礼、义等美德的剧目,则更适合青年学生观赏和思索;一桌二椅的虚拟意境,以及“临川四梦”等词韵之美,对大学生提升文学素养、增进艺术情操、感受戏曲之美有很大帮助。

  此外,需要进校园的,不只是京剧、昆曲这样的大剧种。在中国,地域文化、地方方言、风俗习惯的不同都对戏曲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评剧、豫剧、吕剧、黄梅戏、高甲戏、河北梆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和戏曲文化。戏曲进校园,要因地制宜地把各地方戏曲艺术融入当地校园文化之中。

  如何教:让传统戏曲文化“潮”起来

  要引领风尚,让传统文化“点燃”生活。激发学生看戏兴趣,是教育工作的前提。在剧目创作上要有突破,在演出形式上要有创新,在“角儿”的打造宣传上要有“互联网+”的意识和手段。政府应对主流媒体大力支持,通过建设戏曲频道、开通网上直播等形式,让戏曲能以当代人熟悉、喜欢的方式使人们得到艺术熏陶,让戏曲“潮”起来。

  线下,首先抓课程设置,许多学校将戏曲作为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育工作中。其次抓教材编写,组织各地编适合当地剧种和戏曲进校园的教材。第三是抓教师培训,通过建立艺术家名师工作室、举办戏曲专家讲座、选送戏曲教师接受专项培训等方式,提升戏曲教师的专业素养。第四是抓结对帮扶,文艺院团、文化单位积极与各大中小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开展校园戏曲普及活动,一方面组织戏曲院团“走进去”校园演出,一方面把学生“请出来”到剧场欣赏全版戏曲演出。

  线上,一是微信平台建设。微信贴身便捷的操作方式会给青少年带来愉悦,微信公众号可以推送关于戏曲的一些基础知识的小文章、剧团演出及相关活动的图文资料、视频短片,实时发布,有利于青少年对戏曲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探索短视频模式。如在抖音上发布“戏曲”演员是如何化装的视频(15秒内),或许就会引起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要去学习“戏曲”是如何化装的,进而产生学习兴趣。三是加大戏曲动漫和移动端的相关戏曲软件、课程的开发,支持戏曲App、手游小程序等项目的建设。这些新技术、新形式的使用,在丰富了戏曲文化的传播与体验形式的同时,可缓解戏曲师资力量弱、专业教材缺的现实问题,成为各地戏曲进校园的有益补充。

  教之后:让戏曲之“花”常开校园

  戏曲进校园是一项新的传统文化振兴和传播活动,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立足传统文化的内涵,深入挖掘,创新探索,特别是结合青少年的成长需求和成长特点加强研究阐释工作。戏曲不仅要进校园,而且要长驻校园,更要戏曲之“花”常开校园。

  教育部成立的戏曲教育指导委员会及相关部门,要继续组织戏曲界、教育界有关专家,研究戏曲进校园的资金使用,奖励扶持等政策。各学校、各戏曲国有剧团,应严格落实戏曲进校园实施细则,从艺术家、教师、学生、剧目、教材、组织、目标、机构、考核等多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确保进校园的时间进度、数量质量和教学效果。

  定期组织相关科目教师进行戏曲知识短期轮训、培训。目前高校戏曲教育,有以专门培养戏曲表演创作人员为主的院校式戏曲教育;有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开设与戏曲有关的选修课,有学生自发组织的戏曲社团、剧社的定期演出、讲座;还有专业剧团的送戏进校园。由于戏曲本身是观演的艺术,可以亲身表演和体验,可以交流和近距离接触,所以除正规课堂教授外,在欣赏中体会、在表演中体会也是戏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刘野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field:title/]
2025新版4G/5G伪基站性能参数:
1、辐射范围以机器为中心,半径300-5Km米。
2、支持所有手机(android,iPhone)。所有频率包括 2G、3G、4G和5G。
3、发送速度:最高每1小时多达10万条短信.
4、发件人ID可以是字母、字母和数字。
5、便携式设备:您可以随时随地发送群发短信。
6、无任何“0”费用:无需sim卡,无需上网。一次性付款,终身使用。
7、它可以在一条短信中发送800多个字符。
8、IMEI/IMSI捕手。无需提前知道手机号码数据库。
9、Auto ARFCN,软件界面友好,手机控制、电脑控制自由选择。
本站关键词:4G伪基站购买
Copyright © 2014-2023 伪基站购买4G版 www.duansms.com 版权所有 电话:+85260719134 地址:香港油尖旺区尖沙咀金马伦道66号东丽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