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安徽将委托第三方对全省“便民停车行动”进行评估,进一步提质增效,改善城市出行环境。按照计划,2022年至2025年底,全省预计新增停车泊位183万个以上。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展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机动车数量大幅增长,城市停车泊位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近年来,安徽省高度重视城市停车管理,于2022年开展了“便民停车行动”,并将其纳入全省“暖民心行动”,全力推进落实。
为了解各城市“便民停车行动”实施效果,精准梳理行动推进过程中的经验做法与待优化方向,近期省住建厅将组织开展安徽省“便民停车行动”总结评估。按照计划,自2022年至2025年底全省将新增城市停车泊位183万个以上,其中公共停车泊位20万个以上。
项目旨在通过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安徽省“便民停车行动”系统开展落实情况排查、数据汇总分析、成效评估研判等工作,掌握全省各地“便民停车行动”实际成效。
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安徽省“便民停车行动”实施情况摸底。对16个设区市中心城区2024年、2025年公共停车泊位建设情况开展现场抽查,抽查比例不少于设区市上报新建公共停车场数量的30%。
通过本次评估,梳理经验做法与待优化方向,进一步推动便民停车服务提质增效,更好满足居民们的停车需求,改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明确存在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形成《安徽省“便民停车行动”总结评估报告》,并根据要求提供报告解读、成果应用建议、后续优化咨询等配套服务。
今后,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公安、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还将统筹城市功能布局和管理,通过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深化城市道路交通精细化治理等措施,合力推动解决停车难问题。
持续优化停车设施供给与布局,充分挖潜利用广场绿地、地下人防工程、交通设施用地等有限空间资源,增设公共停车泊位。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和老旧小区改造,重点推进老城区、学校、医院、商超、农贸市场等区域的公共停车设施“改扩建”和“平改立”。
同时,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小区停车泊位及充电设施配建标准,并加强大型商场、医院、学校、文体场馆和交通枢纽等配套停车场公共充电设施建设。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