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村里的老人们到镇里或者社区办事很不方便经常是“路上1小时,办事5分钟”。有些老人还需要小辈们请上半天假陪着去办理业务,想到要出村办事老人们就有点犯难。而如今,镇里村里来了一群“村级服务员”和“红邻铛帮代办员”,解决了社区居民在办理业务时遇到的种种难题。
从专业化到全领域、从定时办到随时办,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如何创新举措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百姓享受到“零距离”的“店小二”贴心服务。
就近布局服务网点全覆盖
为解决群众办事远、办事难问题,黄州区坚持问需于民,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站),整合原来规建所、退役军人事务站、司法所、人社中心、市监所等相关政务服务事项到“一门”办理,重新规划现有办公场地,改造升级软硬件配套设施,同时在大厅设置帮办代办窗口提供全流程服务,大大减少了群众办事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就一会儿功夫,社区‘红邻铛’帮代办员就帮我办好了养老资格年审,真的为我们这些子女外出务工不在父母身边的老人解决了大问题啊!”63岁的张阿姨感叹道。
黄州区进一步延伸“家门口”服务体系,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成立了一支覆盖乡镇(街道)、村(社区)、湾组(小区),由党员、社区网格员、驻村工作队员、志愿者组成的1665人的“红邻铛”帮代办队伍。
“红邻铛”帮代办员拿着纸笔,抱着电脑认真为村民们解答相关政策文件,办理各类业务,自此,便民服务由“难以触及”变为“触手可及”。
从点到面服务类型更多样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服务。黄州区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务服务三级“网格化”帮代办服务体系,成功梳理出25项重点帮代办事项,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同配合。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无论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到龄申报、开通补发、转移接受、信息变更,还是劳动就业和人才服务的求职登记、技能培训、创业补贴、就业失业登记证代办,亦或是民政救助、法律咨询、医保咨询、医疗卫生、计生指导等业务,都能通过“红邻铛”帮代办服务得到快速、便捷的处理,“店小二”贴心服务为老百姓烹制了丰盛的服务“大餐”。
除了建强站点以外,黄州区“红邻铛”和“村级服务员”们会定期走访辖区内的特殊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点单式的帮代办服务。群众只需一个电话,或者通过提交需求,就能享受到上门服务。
这种“就近办”“办一次”“零次跑”的服务模式,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政务服务的便利和高效。
线下到线上“店小二”24小时待命
如果说线下的帮代办服务特点是专业化、定时办,那么有这样一群“店小二”却是全领域、随时办。
原来,在各个乡镇(街道)、社区、商超、银行网点等重点区域都用上了“24小时自助服务”的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机器,“数字店小二”随时服务、全程自助、全年无休,让村民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就可进行社保缴纳证明、社保查询、生活缴费等常见1054项民生事项的办理,真正把服务送到农民家门口。
“真方便,卡插进去就能缴费了。”这不,家住安居小区的张奶奶刚刚学会自己在机器上缴纳天然气费,高兴得不得了。
此外,黄州区还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依托“i黄冈”平台组建覆盖全区的村级服务员队伍,搭建黄州“红邻铛”云帮办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群众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提交办事需求,后台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行响应处理。
“线上一键呼叫,服务员随时上门,这种群众线上点单+乡镇街道中心在线派单+‘红邻铛’帮代办人员接单+群众评单的“一站式”闭环政务服务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也增强了政务服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黄州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负责人说。
黄州区帮代办服务团队已经成为黄州政务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无论是“红邻铛”,还是“村级服务员”,或者“数字店小二”,都让群众感受到了数字化和服务效能提升带来的福利。这样既走心又便民的服务,有效解决了困扰群众日常生活的难点问题,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为黄州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便利化方面树立了新的标杆。(黄迎商)